粽香饺暖传温情 社会关爱暖人心
粽香饺暖传温情 社会关爱暖人心
粽香饺暖传温情 社会关爱暖人心平顶山日报创刊于(yú)1958年10月,是中共平顶山市委机关报。2022年事业单位重塑性(sùxìng)改革后,平顶山日报社为市委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。经过多年发展,报社已形成涵盖报、网、端、微、屏的(de)全媒体传播(chuánbō)矩阵,媒体的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持续提升。
2.媒体社会责任(zérèn)理念
平顶山日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(xīn)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(dǎng)的二十大(èrshídà)和党的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紧紧围绕(jǐnjǐnwéirào)推进(tuījìn)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,以重塑传播力为主轴,以做强移动端为主攻方向,全力做好深化改革(shēnhuàgǎigé)、深度融合“两篇文章(wénzhāng)”,把握内容生产能力、平台建设能力、流量变现能力“三个维度”,坚持内容、技术、平台、品牌、经营、人才“六个一体化(yītǐhuà)发展”,深化新闻精品提优、平报品牌提升、机制创新提效、融媒赋能提质、产业经营提能、人才队伍(réncáiduìwǔ)提标“六提工程”,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党媒力量。
3.媒体(méitǐ)2024年度获奖情况
2024年,《第一届中国尼龙产业(chǎnyè)发展大会特刊》《一群年轻人“炫耀”一座(yīzuò)城》《11岁女孩捐献器官 4名患者将获新生》等51件新闻(xīnwén)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。同时,平顶山日报获评(huòpíng)2024年度河南省印刷精品级报纸第一名,获第三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河南赛区初赛团体三等奖,“1+5+N”融媒生产体系、“百名记者看项目”获评中国地市报党媒融合创新(chuàngxīn)优秀项目,“曲艺名城(míngchéng)升腾夏日烟火气”获评中国报协全国党媒赋能(fùnéng)城市形象优秀案例,平顶山日报社被(bèi)评为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(xiānjìnjítǐ),报纸发行量继续稳居全省前列。
1.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主题宣传(xuānchuán)浓墨重彩
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深化拓展“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(wěiyè)”重大主题(zhǔtí)宣传,刊发报道439篇,刊发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(jīngshén)”专栏(zhuānlán)稿件245篇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全市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聚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开展“筑梦现代化,共绘新图景”等主题采访(cǎifǎng)活动,讲好平顶山发展故事(gùshì)、人民奋斗故事。
2024年7月19日(rì)1版
2024年9月18日1版(bǎn)
2024年12月18日(rì)4版
紧扣平顶山市委、市政府中心(zhōngxīn)工作,推出 “深入(shēnrù)学习(xuéxí)(xuéxí)贯彻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(quánhuìjīngshén)”专栏报道(bàodào)(bàodào)99篇、“‘两城’建设进行时”专栏报道120篇、“贯彻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 建强产业链群”专栏报道127篇,展示我市经济发展亮点、潜力和韧性。平顶山微报、平观新闻客户端推出H5作品《产业之城、活力之城、宜居之城!这里是平顶山!》,丰富报道内容和形式,提高正面宣传的到达率和关注度。深化(shēnhuà)“百名记者看(kàn)项目”全媒体(méitǐ)新闻行动,深度报道重点项目、优质项目、明星项目,为我市项目建设摇旗呐喊。策划开展“改革兴平故事汇”全媒体新闻行动,用75个“小而美”的故事串联(chuànlián)起平顶山改革的方方面面,使读者从小切口里真切感悟和触摸改革的澎湃脉动。做好“魅力(mèilì)鹰城 汝瓷之源(zhīyuán)”主题系列宣传,平顶山日报、平顶山微报公众号推出“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”专栏,平顶山晚报办好“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”专版(zhuānbǎn),在(zài)“学习强国”平顶山平台、平观新闻客户端、平顶山新闻网开设“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”专题,在悦读(yuèdú)平顶山公众号推送“瓷话鹰城”系列报道,累计刊发报道700多篇(条)、视频50多条,全网阅读量2.5亿人次,充分展示平顶山陶瓷(táocí)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陶瓷产业发展的强劲活力。
平顶山日报严把正确(zhèngquè)的政治方向、舆论导向、价值取向,加强选题(xuǎntí)策划,深入开展全媒体联动宣传报道工作
2.坚持(jiānchí)正面宣传为主 舆论引导有力有效
2024年麦收季节平顶山遭遇干旱和干热风,平顶山日报(rìbào)全媒体(méitǐ)平台推出“抓好‘三夏’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”“关注‘三夏’生产”等专栏(zhuānlán)专版专题,及时(jíshí)报道各县(市、区(qū))麦收情况(qíngkuàng),以及相关部门的服务举措,推出《今年秋粮如何保丰收?市农科院开出抗旱保墒“处方”》《地头来了“田保姆”农民轻松过“三夏”》《田间地头“志愿红”“三夏”时节助农忙》等报道。平观新闻客户端、平顶山微报(wēibào)等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,即时推送(tuīsòng)相关报道,全力以赴宣传服务保障麦收工作。
在国际志愿者日、河南省爱鸟周、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、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平顶山专场(zhuānchǎng)、“三夏”生产等时间节点,推出《让志愿精神永远闪耀》《续写鸟与城“双向奔赴”的佳话》《以奋进之笔书写高质量创文答卷》《改(gǎi)出新(chūxīn)动能 转(zhuǎn)出新天地(xīntiāndì)》《坚决打赢抗旱保苗攻坚战》等评论,诠释节日意义,倡导(chàngdǎo)人与自然(rényǔzìrán)和谐共生的价值观,激发拼搏奋进的斗志,弘扬良好社会风尚,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“三夏”生产专栏专版(zhuānbǎn)专题
3.及时反映群众呼声 舆论监督积极稳妥(wěntuǒ)
在坚持(jiānchí)正面发声的同时,积极开展监督性、批评性报道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、促进民主法治(fǎzhì)建设(jiànshè)。2024年,进一步办好12345“民呼必应”全媒体服务平台,刊发(kānfā)监督性稿件214篇,促进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以及时妥善解决。
积极开展舆论监督(yúlùnjiāndū)报道
4.用心讲好平顶山(píngdǐngshān)故事 对外传播亮点纷呈
2024年,平顶山(píngdǐngshān)日报社国际传播(chuánbō)工作围绕“讲好平顶山故事,展示平顶山形象(xíngxiàng)”这一目标,以推广平顶山陶瓷文化为切入点,创新传播形式,推动平顶山本土文化走向世界。
一是联合平顶山学院(xuéyuàn)、河南城建学院留学生,深入汝官窑遗址、非遗工坊、陶瓷企业,拍摄《游鹰城 看china》系列短视频,通过留学生视角展现平顶山陶瓷文化(wénhuà)魅力。策划《从鹰城到巴黎——捶丸展现中国(zhōngguó)魅力》《汝瓷(rǔcí)亮相奥运艺术盛会》等报道,推动汝瓷、唐钧等非遗技艺(jìyì)亮相国际舞台,获得省委外宣办高度评价。
二是邀请留学生参与视频(shìpín)制作,推出《老外过大年》《老外游鹰城》等(děng)系列短视频,增强中华文化亲和力。
1.加快构筑融媒体传播(chuánbō)矩阵
坚持以重塑传播(chuánbō)力为主轴,以做强移动端为主攻方向,加快打造具有(jùyǒu)平顶山特色的新(xīn)型主流媒体(méitǐ)。加快推动(tuīdòng)平顶山晚报和新媒体部门融合为“一个平台、一支队伍”,实现选题策划、采编联动、分发传播一体化融合。发挥考核“指挥棒(zhǐhuībàng)”作用,以内容生产、传播质效等为指标健全评价体系,引导采编主力军挺进互联网主战场,新媒体总用户数达1600万。
2.稳步提升(tíshēng)融媒体报道水平
把“悦读平顶山”网端平台作为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(de)重要载体和抓手,整合“魅力鹰城 近悦远来”融媒宣传和“两报”副刊文化版资源,挖掘、讲述、呈现古地新城平顶山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故事,赓续城市文脉。截至2024年12月,已发布149期,点击量2400多万(duōwàn),单篇(dānpiān)全网阅读(yuèdú)量最高破百万(bǎiwàn)。
把“我们想说”与“群众爱看”结合起来(qǐlái),让(ràng)正面宣传新起来、快起来、活起来。截至2024年12月,“早安鹰城”已播出342期,全网点击量390多万,“鹰事评(yīngshìpíng)”累计(lěijì)发布66期,阅读量70多万。
“悦读平顶山”部分内容截屏(jiépíng)
3.全面推进融合采编平台建设(jiànshè)
围绕提升新媒体内容原创能力(nénglì)、短视频生产和(hé)传播能力、议题设置能力,持续推进部门、平台(píngtái)、内容的优化整合。坚持以技术赋能融合发展,运用融媒体指挥中心一体化平台和移动采编App,构建策、采、编、审、发、控、评闭环流程,稿件编辑后可(kě)通过技术手段自动推送到客户端、网站等(děng)平台,实现一次采集(cǎijí)、分类加工、多元生成、多平台推送。
1.用心提供信息服务(fúwù)
平顶山日报高度重视发挥党媒的信息(xìnxī)服务功能,通过开设特色栏目(lánmù)、聚焦不同领域信息,多方面为读者提供丰富、及时的资讯。“权威发布” 栏目及时发布重要(zhòngyào)政务信息,将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、政策文件解读、重要会议精神等内容(nèiróng)第一(dìyī)时间传递给读者。“温馨提示” 栏目聚焦与(yǔ)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惠民政策信息,涵盖就业与技能提升方面的招聘信息、职业技能培训资讯,文化与社会活动领域的各类比赛信息、公益讲座、艺术(yìshù)展览等内容。
在春节、清明、五一、中秋、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前后,平顶山日报紧扣民生(mínshēng)需求,及时发布旅游、交通、安全等民生热点信息,助力群众合理安排(hélǐānpái)假期生活(shēnghuó)。
2.注重开展(kāizhǎn)社会服务
关注(guānzhù)(guānzhù)民生热点,开展调查报道,反映市民的诉求和呼声,推动问题的解决。2024年初(niánchū),新华路进行绿化提档升级(shēngjí),平顶山日报“民呼必应”栏目先后三次(sāncì)同步追踪报道工程进度,引起了市民、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。对于新华路两侧将新栽植哪种绿化树(shù)这一问题,近万人参与投票。针对各方意见,专家确定了最终方案,并做了详细说明。市民参与城市(chéngshì)建设的热情得到了充分体现,市民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得到了全面呈现。
平顶山日报(rìbào)《理论》版积极探索“媒体+智库”服务(fúwù)模式,邀请市委党校、平顶山学院、河南(hénán)城建学院的专家,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出《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动鹰城向“新”提“质”》《强化“两城”带动 加快形成(xíngchéng)新质生产力》等理论文章;围绕汝瓷产业(chǎnyè)(chǎnyè)高质量发展,推出《打造高水平孵化平台载体 赋能汝瓷产业高质量发展》《深刻把握“六个必须(bìxū)坚持” 充分释放汝瓷独特魅力》等理论文章,为市委、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,为全市党员干部(dǎngyuángànbù)筑牢思想之基、补足“精神之钙”。
3.积极参与公益活动(gōngyìhuódòng)
平顶山日报全年刊发勤劳致富、勤俭节约、文明和谐(héxié)、汝瓷文化、保护森林(sēnlín)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公益广告29期。
报社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、无偿献血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。报社机关党员全年到鲁山县辛集乡肖老庄村和柴庄村开展帮扶23次,到新华区西市场(shìchǎng)街道(jiēdào)金山(jīnshān)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次……
万人相亲、银发生活嘉年华、集体婚礼、慈善拍卖(pāimài)……平顶山日报社公益活动广受(guǎngshòu)社会赞誉
1.传递人文温度 加大民生(mínshēng)新闻报道力度
扮演好民生政策(zhèngcè)解读者、民生工程推动者、政府(zhèngfǔ)百姓沟通者的(de)重要角色,用心用情听民声、察民情,重点围绕“一老一少一青壮”群体(qúntǐ),聚焦城市更新,开设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“关注‘汽改水’工程”“鹰城教育(jiàoyù)亮点调研行”“鹰视界”等专栏,每周刊发“民呼必应”专版,策划推出(tuīchū)《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》特刊等,将医疗、养老、教育、城市建设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主题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深入报道。
2.彰显人文情怀 做好灾难(zāinàn)和事故报道
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理念,以增强(zēngqiáng)信心、鼓舞士气,解疑释惑、凝心聚力为报道着力点,面对干旱、强降雨等极端天气,开设“抓好‘三夏’生产 保障(bǎozhàng)粮食安全·抗旱保秋”“加强(jiāqiáng)汛期防范(fángfàn) 全力保障安全”专栏等,及时发布旱情、汛情预警,推出全市干部群众(qúnzhòng)应对旱情、抗击风雨,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系列报道。
民生新闻、灾难(zāinàn)事故新闻版面
民呼必应全媒体平台广受市民(shìmín)好评
3.涵养人文精神 传递向上向善的正(zhèng)能量
平顶山日报长期致力于通过(tōngguò)特色专栏涵养人文精神、弘扬(hóngyáng)正能量(néngliàng),其中 “好人之歌” “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” 等专栏成效显著,为城市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传播贡献了媒体力量。
“好人之歌”专栏不仅宣传时代楷模、道德(dàodé)模范,还聚焦基层一线,关注身边普普通通却拥有高尚品德之人,通过报道展现平凡人身上的善良、勇气与担当,让读者在共鸣(gòngmíng)中感受人文(rénwén)关怀。
平顶山日报专注于汝瓷文化的(de)传播,通过“魅力(mèilì)鹰城 汝瓷之源”专栏专版增强本地居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,同时向(xiàng)外界展示平顶山独特的文化名片(míngpiàn),丰富了城市的人文内涵,涵养了城市的人文精神。
平顶山日报名专栏——“好人之歌(zhīgē)”
汝瓷(rǔcí)文化已成为平顶山独特的文化名片
1.弘扬践行社会主义(shèhuìzhǔyì)核心价值观
持续打造“好人之歌”“百姓故事”等品牌(pǐnpái)栏目(lánmù),深化典型宣传,树立道德标杆。
持续刊发“诚实守信 文明和谐”专栏,加强(jiāqiáng)诚信体系建设。开设“巾帼英雄”“劳模(láomó)展风采 筑梦新时代”等栏目,引导市民(shìmín)见贤思齐、崇德向善。开设“人鸥情缘”等专栏,通过文字、图片等形式,展现市民与(yǔ)候鸟之间的温情故事,传递生态保护理念。
开设“创全国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 建(jiàn)美丽宜居家园”栏目,策划“聚焦城镇老旧(lǎojiù)小区改造”等子栏目,全面展示我市(wǒshì)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举措与成效,搭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,为文明城市创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。
2.传承繁荣优秀(yōuxiù)传统文化
深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(wénhuà),推出“闹元宵”等相关(xiāngguān)稿件。聚焦马街书会、河南坠子大会(dàhuì)等非遗盛会,发布相关报道。开设“保护文化生态 畅享说唱文化”专栏,促进非遗传承。
打造本土(běntǔ)文化(wénhuà)IP。副刊推出“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”“鹰城文史故事绘”等专栏,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,推动平顶山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(chuàngzàoxìng)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注入新动能。
创新文物(wénwù)报道形式。策划推出世界博物馆日通版(rìtōngbǎn),介绍我市各地博物馆,推动文物蕴含的文化“活态传播”。
3.推动提升(tíshēng)科学素养
开设“‘两城’建设进行时”栏目,报道科技重点项目和实验室建设等相关稿件,凸显(tūxiǎn)科技创新对(duì)城市转型的支撑作用。
重视主流媒体对科学知识的(de)普及教育功能,设置教育、财经、健康、法治四个专版,及不定期的特刊,刊发大量科普类、教育类文章,着力普及金融知识、健康知识、法律知识等(děng),提升公众科学文化(wénhuà)素养。
平顶山日报大力宣传(xuānchuán)鹰城历史文化
通过各种特刊向读者普及人文(rénwén)、社会、自然科学知识
把刊播安全放在重要位置,调整充实意识形态(yìshíxíngtài)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(gōngzuò)领导小组,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“两个(liǎnggè)责任制”,强化风险意识(fēngxiǎnyìshí)和底线思维,2024年度平顶山日报未出现政治性问题和严重编校差错。
严格执行“三审三校(sānxiào)一读”“签前三问”“签后复检”等制度(zhìdù),实施“印前再检”制度,通过公众挑差错奖励等措施提升编校质量。建立健全稿件刊播审核制度,完善细化印刷流程管理(guǎnlǐ),确保刊播安全。采用防火墙等技术手段,防范(fángfàn)各类(gèlèi)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。落实《平顶山日报社发行服务管理制度》,确保发行安全。
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(yìngjí)处置工作机制,全天候设置工作人员响应,切实(qièshí)提高应对突发重大新闻事件的能力和网络舆情(yúqíng)(yúqíng)处置能力。发现网络舆情苗头时,对舆情进行分级,根据舆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;策划正能量专题报道,占据信息传播制高点,提升舆情引导能力。
严格遵守《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》,规范采编行为,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,不刊播虚假(xūjiǎ)失实新闻,自觉抵制低俗、庸俗、媚俗内容。尊重(zūnzhòng)原创,保护版权,不转载(zhuǎnzǎi)未经授权的内容。
传承弘扬“与时代同步、与读者同行”的报人精神,自觉维护公序良俗,抵制不正之风。开展“文明科室”“文明职工”“文明家庭”“身边(shēnbiān)好人”评选活动(píngxuǎnhuódòng),营造干事(gànshì)创业良好氛围。
严格遵守《新闻记者证管理办(bàn)法》,要求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工作主动出示记者证。坚持“开门办报”,报社全媒体(méitǐ)编委办在每期报纸上公布监督(jiāndū)举报电话0375-4961924,常年受理读者来信来电(láixìnláidiàn)来访。
1.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(héfǎquányì)
依法依规与入职(rùzhí)员工签订劳动合同,为职工(zhígōng)缴纳“五险一金”,进一步保障职工的个人权益。
2.保障(bǎozhàng)从业人员薪酬福利
按时足额支付职工薪酬,依法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,完善相关福利(fúlì)体系,并每年组织职工进行健康体检(tǐjiǎn)。
3.规范(guīfàn)新闻记者证管理
根据《新闻记者证(jìzhězhèng)管理(guǎnlǐ)办法》,认真开展记者证管理自查、核验工作,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及时申(shēn)(换)领记者证,对调出、离职、退休人员及时收回、注销记者证。
4.加强员工(yuángōng)教育培训工作
平顶山日报社将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写入2024年工作要点(yàodiǎn)。举办“平报学习论坛”,将学习常态化、制度化,着力培育“提笔能写、对镜能讲、举机能(jīnéng)拍、伏案能策”的“四能型”全媒体人才,提升融媒(róngméi)报道(bàodào)能力。
举办“平报学习(xuéxí)论坛”,将学习经常化、制度化
平顶山日报社组织(zǔzhī)职工开展各类健身活动
1.遵守有关(yǒuguān)法律法规
严格遵守广告法等(děng)法律法规及网信、新闻出版等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(wénjiàn),确保广告经营行为依法合规。
2.坚持采编经营两分开(fēnkāi)
从严规范(guīfàn)报社各项经营行为,严格落实采编和经营两分开要求,严禁新闻敲诈等(děng)不良行为。
3.规范广告刊播内容(nèiróng)
修订完善经营管理办法,强化广告(guǎnggào)内容审核,严把广告内容关、资质关,不刊播(kānbō)违法违规广告。
针对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提出(tíchū)的不足之处,平顶山日报社整合采编资源,根据用户需求深化从(cóng)创意策划到(dào)落地实施的“一站式”全案服务模式,做到定制化设计、全媒体(méitǐ)服务、多平台呈现,以品牌影响力扩大“平报融媒” “朋友圈”,实现报业可持续发展。
对AI等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还不够(bùgòu)强,与新闻内容深度融合不够,兼具质量与流量的融媒产品(chǎnpǐn)还不够多。报(bào)、网、端、微、屏服务性不强,用户黏性不足。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(shèhuìzhǔyì)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,贯彻落实党的(de)二十大报告提出(tíchū)的“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(jiànshè),塑造主流(zhǔliú)舆论新格局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“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,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”要(yào)求,向改革要动力、向创新要活力、向机制要效益,以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,进一步提升理论阐释能力、正面宣传能力、政策解读能力、舆论引导能力。
平顶山日报创刊于(yú)1958年10月,是中共平顶山市委机关报。2022年事业单位重塑性(sùxìng)改革后,平顶山日报社为市委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。经过多年发展,报社已形成涵盖报、网、端、微、屏的(de)全媒体传播(chuánbō)矩阵,媒体的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持续提升。
2.媒体社会责任(zérèn)理念
平顶山日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(xīn)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(dǎng)的二十大(èrshídà)和党的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紧紧围绕(jǐnjǐnwéirào)推进(tuījìn)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,以重塑传播力为主轴,以做强移动端为主攻方向,全力做好深化改革(shēnhuàgǎigé)、深度融合“两篇文章(wénzhāng)”,把握内容生产能力、平台建设能力、流量变现能力“三个维度”,坚持内容、技术、平台、品牌、经营、人才“六个一体化(yītǐhuà)发展”,深化新闻精品提优、平报品牌提升、机制创新提效、融媒赋能提质、产业经营提能、人才队伍(réncáiduìwǔ)提标“六提工程”,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党媒力量。
3.媒体(méitǐ)2024年度获奖情况
2024年,《第一届中国尼龙产业(chǎnyè)发展大会特刊》《一群年轻人“炫耀”一座(yīzuò)城》《11岁女孩捐献器官 4名患者将获新生》等51件新闻(xīnwén)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。同时,平顶山日报获评(huòpíng)2024年度河南省印刷精品级报纸第一名,获第三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河南赛区初赛团体三等奖,“1+5+N”融媒生产体系、“百名记者看项目”获评中国地市报党媒融合创新(chuàngxīn)优秀项目,“曲艺名城(míngchéng)升腾夏日烟火气”获评中国报协全国党媒赋能(fùnéng)城市形象优秀案例,平顶山日报社被(bèi)评为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(xiānjìnjítǐ),报纸发行量继续稳居全省前列。
1.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主题宣传(xuānchuán)浓墨重彩
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深化拓展“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(wěiyè)”重大主题(zhǔtí)宣传,刊发报道439篇,刊发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(jīngshén)”专栏(zhuānlán)稿件245篇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全市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聚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开展“筑梦现代化,共绘新图景”等主题采访(cǎifǎng)活动,讲好平顶山发展故事(gùshì)、人民奋斗故事。
2024年7月19日(rì)1版
2024年9月18日1版(bǎn)
2024年12月18日(rì)4版
紧扣平顶山市委、市政府中心(zhōngxīn)工作,推出 “深入(shēnrù)学习(xuéxí)(xuéxí)贯彻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(quánhuìjīngshén)”专栏报道(bàodào)(bàodào)99篇、“‘两城’建设进行时”专栏报道120篇、“贯彻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 建强产业链群”专栏报道127篇,展示我市经济发展亮点、潜力和韧性。平顶山微报、平观新闻客户端推出H5作品《产业之城、活力之城、宜居之城!这里是平顶山!》,丰富报道内容和形式,提高正面宣传的到达率和关注度。深化(shēnhuà)“百名记者看(kàn)项目”全媒体(méitǐ)新闻行动,深度报道重点项目、优质项目、明星项目,为我市项目建设摇旗呐喊。策划开展“改革兴平故事汇”全媒体新闻行动,用75个“小而美”的故事串联(chuànlián)起平顶山改革的方方面面,使读者从小切口里真切感悟和触摸改革的澎湃脉动。做好“魅力(mèilì)鹰城 汝瓷之源(zhīyuán)”主题系列宣传,平顶山日报、平顶山微报公众号推出“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”专栏,平顶山晚报办好“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”专版(zhuānbǎn),在(zài)“学习强国”平顶山平台、平观新闻客户端、平顶山新闻网开设“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”专题,在悦读(yuèdú)平顶山公众号推送“瓷话鹰城”系列报道,累计刊发报道700多篇(条)、视频50多条,全网阅读量2.5亿人次,充分展示平顶山陶瓷(táocí)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陶瓷产业发展的强劲活力。
平顶山日报严把正确(zhèngquè)的政治方向、舆论导向、价值取向,加强选题(xuǎntí)策划,深入开展全媒体联动宣传报道工作
2.坚持(jiānchí)正面宣传为主 舆论引导有力有效
2024年麦收季节平顶山遭遇干旱和干热风,平顶山日报(rìbào)全媒体(méitǐ)平台推出“抓好‘三夏’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”“关注‘三夏’生产”等专栏(zhuānlán)专版专题,及时(jíshí)报道各县(市、区(qū))麦收情况(qíngkuàng),以及相关部门的服务举措,推出《今年秋粮如何保丰收?市农科院开出抗旱保墒“处方”》《地头来了“田保姆”农民轻松过“三夏”》《田间地头“志愿红”“三夏”时节助农忙》等报道。平观新闻客户端、平顶山微报(wēibào)等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,即时推送(tuīsòng)相关报道,全力以赴宣传服务保障麦收工作。
在国际志愿者日、河南省爱鸟周、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、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平顶山专场(zhuānchǎng)、“三夏”生产等时间节点,推出《让志愿精神永远闪耀》《续写鸟与城“双向奔赴”的佳话》《以奋进之笔书写高质量创文答卷》《改(gǎi)出新(chūxīn)动能 转(zhuǎn)出新天地(xīntiāndì)》《坚决打赢抗旱保苗攻坚战》等评论,诠释节日意义,倡导(chàngdǎo)人与自然(rényǔzìrán)和谐共生的价值观,激发拼搏奋进的斗志,弘扬良好社会风尚,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“三夏”生产专栏专版(zhuānbǎn)专题
3.及时反映群众呼声 舆论监督积极稳妥(wěntuǒ)
在坚持(jiānchí)正面发声的同时,积极开展监督性、批评性报道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、促进民主法治(fǎzhì)建设(jiànshè)。2024年,进一步办好12345“民呼必应”全媒体服务平台,刊发(kānfā)监督性稿件214篇,促进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以及时妥善解决。
积极开展舆论监督(yúlùnjiāndū)报道
4.用心讲好平顶山(píngdǐngshān)故事 对外传播亮点纷呈
2024年,平顶山(píngdǐngshān)日报社国际传播(chuánbō)工作围绕“讲好平顶山故事,展示平顶山形象(xíngxiàng)”这一目标,以推广平顶山陶瓷文化为切入点,创新传播形式,推动平顶山本土文化走向世界。
一是联合平顶山学院(xuéyuàn)、河南城建学院留学生,深入汝官窑遗址、非遗工坊、陶瓷企业,拍摄《游鹰城 看china》系列短视频,通过留学生视角展现平顶山陶瓷文化(wénhuà)魅力。策划《从鹰城到巴黎——捶丸展现中国(zhōngguó)魅力》《汝瓷(rǔcí)亮相奥运艺术盛会》等报道,推动汝瓷、唐钧等非遗技艺(jìyì)亮相国际舞台,获得省委外宣办高度评价。
二是邀请留学生参与视频(shìpín)制作,推出《老外过大年》《老外游鹰城》等(děng)系列短视频,增强中华文化亲和力。
1.加快构筑融媒体传播(chuánbō)矩阵
坚持以重塑传播(chuánbō)力为主轴,以做强移动端为主攻方向,加快打造具有(jùyǒu)平顶山特色的新(xīn)型主流媒体(méitǐ)。加快推动(tuīdòng)平顶山晚报和新媒体部门融合为“一个平台、一支队伍”,实现选题策划、采编联动、分发传播一体化融合。发挥考核“指挥棒(zhǐhuībàng)”作用,以内容生产、传播质效等为指标健全评价体系,引导采编主力军挺进互联网主战场,新媒体总用户数达1600万。
2.稳步提升(tíshēng)融媒体报道水平
把“悦读平顶山”网端平台作为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(de)重要载体和抓手,整合“魅力鹰城 近悦远来”融媒宣传和“两报”副刊文化版资源,挖掘、讲述、呈现古地新城平顶山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故事,赓续城市文脉。截至2024年12月,已发布149期,点击量2400多万(duōwàn),单篇(dānpiān)全网阅读(yuèdú)量最高破百万(bǎiwàn)。
把“我们想说”与“群众爱看”结合起来(qǐlái),让(ràng)正面宣传新起来、快起来、活起来。截至2024年12月,“早安鹰城”已播出342期,全网点击量390多万,“鹰事评(yīngshìpíng)”累计(lěijì)发布66期,阅读量70多万。
“悦读平顶山”部分内容截屏(jiépíng)
3.全面推进融合采编平台建设(jiànshè)
围绕提升新媒体内容原创能力(nénglì)、短视频生产和(hé)传播能力、议题设置能力,持续推进部门、平台(píngtái)、内容的优化整合。坚持以技术赋能融合发展,运用融媒体指挥中心一体化平台和移动采编App,构建策、采、编、审、发、控、评闭环流程,稿件编辑后可(kě)通过技术手段自动推送到客户端、网站等(děng)平台,实现一次采集(cǎijí)、分类加工、多元生成、多平台推送。
1.用心提供信息服务(fúwù)
平顶山日报高度重视发挥党媒的信息(xìnxī)服务功能,通过开设特色栏目(lánmù)、聚焦不同领域信息,多方面为读者提供丰富、及时的资讯。“权威发布” 栏目及时发布重要(zhòngyào)政务信息,将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、政策文件解读、重要会议精神等内容(nèiróng)第一(dìyī)时间传递给读者。“温馨提示” 栏目聚焦与(yǔ)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惠民政策信息,涵盖就业与技能提升方面的招聘信息、职业技能培训资讯,文化与社会活动领域的各类比赛信息、公益讲座、艺术(yìshù)展览等内容。
在春节、清明、五一、中秋、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前后,平顶山日报紧扣民生(mínshēng)需求,及时发布旅游、交通、安全等民生热点信息,助力群众合理安排(hélǐānpái)假期生活(shēnghuó)。
2.注重开展(kāizhǎn)社会服务
关注(guānzhù)(guānzhù)民生热点,开展调查报道,反映市民的诉求和呼声,推动问题的解决。2024年初(niánchū),新华路进行绿化提档升级(shēngjí),平顶山日报“民呼必应”栏目先后三次(sāncì)同步追踪报道工程进度,引起了市民、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。对于新华路两侧将新栽植哪种绿化树(shù)这一问题,近万人参与投票。针对各方意见,专家确定了最终方案,并做了详细说明。市民参与城市(chéngshì)建设的热情得到了充分体现,市民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得到了全面呈现。
平顶山日报(rìbào)《理论》版积极探索“媒体+智库”服务(fúwù)模式,邀请市委党校、平顶山学院、河南(hénán)城建学院的专家,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出《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动鹰城向“新”提“质”》《强化“两城”带动 加快形成(xíngchéng)新质生产力》等理论文章;围绕汝瓷产业(chǎnyè)(chǎnyè)高质量发展,推出《打造高水平孵化平台载体 赋能汝瓷产业高质量发展》《深刻把握“六个必须(bìxū)坚持” 充分释放汝瓷独特魅力》等理论文章,为市委、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,为全市党员干部(dǎngyuángànbù)筑牢思想之基、补足“精神之钙”。
3.积极参与公益活动(gōngyìhuódòng)
平顶山日报全年刊发勤劳致富、勤俭节约、文明和谐(héxié)、汝瓷文化、保护森林(sēnlín)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公益广告29期。
报社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、无偿献血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。报社机关党员全年到鲁山县辛集乡肖老庄村和柴庄村开展帮扶23次,到新华区西市场(shìchǎng)街道(jiēdào)金山(jīnshān)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次……
万人相亲、银发生活嘉年华、集体婚礼、慈善拍卖(pāimài)……平顶山日报社公益活动广受(guǎngshòu)社会赞誉
1.传递人文温度 加大民生(mínshēng)新闻报道力度
扮演好民生政策(zhèngcè)解读者、民生工程推动者、政府(zhèngfǔ)百姓沟通者的(de)重要角色,用心用情听民声、察民情,重点围绕“一老一少一青壮”群体(qúntǐ),聚焦城市更新,开设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“关注‘汽改水’工程”“鹰城教育(jiàoyù)亮点调研行”“鹰视界”等专栏,每周刊发“民呼必应”专版,策划推出(tuīchū)《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》特刊等,将医疗、养老、教育、城市建设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主题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深入报道。
2.彰显人文情怀 做好灾难(zāinàn)和事故报道
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理念,以增强(zēngqiáng)信心、鼓舞士气,解疑释惑、凝心聚力为报道着力点,面对干旱、强降雨等极端天气,开设“抓好‘三夏’生产 保障(bǎozhàng)粮食安全·抗旱保秋”“加强(jiāqiáng)汛期防范(fángfàn) 全力保障安全”专栏等,及时发布旱情、汛情预警,推出全市干部群众(qúnzhòng)应对旱情、抗击风雨,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系列报道。
民生新闻、灾难(zāinàn)事故新闻版面
民呼必应全媒体平台广受市民(shìmín)好评
3.涵养人文精神 传递向上向善的正(zhèng)能量
平顶山日报长期致力于通过(tōngguò)特色专栏涵养人文精神、弘扬(hóngyáng)正能量(néngliàng),其中 “好人之歌” “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” 等专栏成效显著,为城市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传播贡献了媒体力量。
“好人之歌”专栏不仅宣传时代楷模、道德(dàodé)模范,还聚焦基层一线,关注身边普普通通却拥有高尚品德之人,通过报道展现平凡人身上的善良、勇气与担当,让读者在共鸣(gòngmíng)中感受人文(rénwén)关怀。
平顶山日报专注于汝瓷文化的(de)传播,通过“魅力(mèilì)鹰城 汝瓷之源”专栏专版增强本地居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,同时向(xiàng)外界展示平顶山独特的文化名片(míngpiàn),丰富了城市的人文内涵,涵养了城市的人文精神。
平顶山日报名专栏——“好人之歌(zhīgē)”
汝瓷(rǔcí)文化已成为平顶山独特的文化名片
1.弘扬践行社会主义(shèhuìzhǔyì)核心价值观
持续打造“好人之歌”“百姓故事”等品牌(pǐnpái)栏目(lánmù),深化典型宣传,树立道德标杆。
持续刊发“诚实守信 文明和谐”专栏,加强(jiāqiáng)诚信体系建设。开设“巾帼英雄”“劳模(láomó)展风采 筑梦新时代”等栏目,引导市民(shìmín)见贤思齐、崇德向善。开设“人鸥情缘”等专栏,通过文字、图片等形式,展现市民与(yǔ)候鸟之间的温情故事,传递生态保护理念。
开设“创全国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 建(jiàn)美丽宜居家园”栏目,策划“聚焦城镇老旧(lǎojiù)小区改造”等子栏目,全面展示我市(wǒshì)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举措与成效,搭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,为文明城市创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。
2.传承繁荣优秀(yōuxiù)传统文化
深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(wénhuà),推出“闹元宵”等相关(xiāngguān)稿件。聚焦马街书会、河南坠子大会(dàhuì)等非遗盛会,发布相关报道。开设“保护文化生态 畅享说唱文化”专栏,促进非遗传承。
打造本土(běntǔ)文化(wénhuà)IP。副刊推出“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”“鹰城文史故事绘”等专栏,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,推动平顶山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(chuàngzàoxìng)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注入新动能。
创新文物(wénwù)报道形式。策划推出世界博物馆日通版(rìtōngbǎn),介绍我市各地博物馆,推动文物蕴含的文化“活态传播”。
3.推动提升(tíshēng)科学素养
开设“‘两城’建设进行时”栏目,报道科技重点项目和实验室建设等相关稿件,凸显(tūxiǎn)科技创新对(duì)城市转型的支撑作用。
重视主流媒体对科学知识的(de)普及教育功能,设置教育、财经、健康、法治四个专版,及不定期的特刊,刊发大量科普类、教育类文章,着力普及金融知识、健康知识、法律知识等(děng),提升公众科学文化(wénhuà)素养。
平顶山日报大力宣传(xuānchuán)鹰城历史文化
通过各种特刊向读者普及人文(rénwén)、社会、自然科学知识
把刊播安全放在重要位置,调整充实意识形态(yìshíxíngtài)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(gōngzuò)领导小组,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“两个(liǎnggè)责任制”,强化风险意识(fēngxiǎnyìshí)和底线思维,2024年度平顶山日报未出现政治性问题和严重编校差错。
严格执行“三审三校(sānxiào)一读”“签前三问”“签后复检”等制度(zhìdù),实施“印前再检”制度,通过公众挑差错奖励等措施提升编校质量。建立健全稿件刊播审核制度,完善细化印刷流程管理(guǎnlǐ),确保刊播安全。采用防火墙等技术手段,防范(fángfàn)各类(gèlèi)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。落实《平顶山日报社发行服务管理制度》,确保发行安全。
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(yìngjí)处置工作机制,全天候设置工作人员响应,切实(qièshí)提高应对突发重大新闻事件的能力和网络舆情(yúqíng)(yúqíng)处置能力。发现网络舆情苗头时,对舆情进行分级,根据舆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;策划正能量专题报道,占据信息传播制高点,提升舆情引导能力。
严格遵守《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》,规范采编行为,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,不刊播虚假(xūjiǎ)失实新闻,自觉抵制低俗、庸俗、媚俗内容。尊重(zūnzhòng)原创,保护版权,不转载(zhuǎnzǎi)未经授权的内容。
传承弘扬“与时代同步、与读者同行”的报人精神,自觉维护公序良俗,抵制不正之风。开展“文明科室”“文明职工”“文明家庭”“身边(shēnbiān)好人”评选活动(píngxuǎnhuódòng),营造干事(gànshì)创业良好氛围。
严格遵守《新闻记者证管理办(bàn)法》,要求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工作主动出示记者证。坚持“开门办报”,报社全媒体(méitǐ)编委办在每期报纸上公布监督(jiāndū)举报电话0375-4961924,常年受理读者来信来电(láixìnláidiàn)来访。
1.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(héfǎquányì)
依法依规与入职(rùzhí)员工签订劳动合同,为职工(zhígōng)缴纳“五险一金”,进一步保障职工的个人权益。
2.保障(bǎozhàng)从业人员薪酬福利
按时足额支付职工薪酬,依法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,完善相关福利(fúlì)体系,并每年组织职工进行健康体检(tǐjiǎn)。
3.规范(guīfàn)新闻记者证管理
根据《新闻记者证(jìzhězhèng)管理(guǎnlǐ)办法》,认真开展记者证管理自查、核验工作,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及时申(shēn)(换)领记者证,对调出、离职、退休人员及时收回、注销记者证。
4.加强员工(yuángōng)教育培训工作
平顶山日报社将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写入2024年工作要点(yàodiǎn)。举办“平报学习论坛”,将学习常态化、制度化,着力培育“提笔能写、对镜能讲、举机能(jīnéng)拍、伏案能策”的“四能型”全媒体人才,提升融媒(róngméi)报道(bàodào)能力。
举办“平报学习(xuéxí)论坛”,将学习经常化、制度化
平顶山日报社组织(zǔzhī)职工开展各类健身活动
1.遵守有关(yǒuguān)法律法规
严格遵守广告法等(děng)法律法规及网信、新闻出版等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(wénjiàn),确保广告经营行为依法合规。
2.坚持采编经营两分开(fēnkāi)
从严规范(guīfàn)报社各项经营行为,严格落实采编和经营两分开要求,严禁新闻敲诈等(děng)不良行为。
3.规范广告刊播内容(nèiróng)
修订完善经营管理办法,强化广告(guǎnggào)内容审核,严把广告内容关、资质关,不刊播(kānbō)违法违规广告。
针对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提出(tíchū)的不足之处,平顶山日报社整合采编资源,根据用户需求深化从(cóng)创意策划到(dào)落地实施的“一站式”全案服务模式,做到定制化设计、全媒体(méitǐ)服务、多平台呈现,以品牌影响力扩大“平报融媒” “朋友圈”,实现报业可持续发展。
对AI等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还不够(bùgòu)强,与新闻内容深度融合不够,兼具质量与流量的融媒产品(chǎnpǐn)还不够多。报(bào)、网、端、微、屏服务性不强,用户黏性不足。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(shèhuìzhǔyì)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,贯彻落实党的(de)二十大报告提出(tíchū)的“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(jiànshè),塑造主流(zhǔliú)舆论新格局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“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,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”要(yào)求,向改革要动力、向创新要活力、向机制要效益,以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,进一步提升理论阐释能力、正面宣传能力、政策解读能力、舆论引导能力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